近年来,海经区以水环境治理为突破口,通过实施生态修复、科技赋能、长效监管等系列举措,不仅擦亮了“河畅水清、鱼翔浅底”的生态底色,更以水为媒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共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海经区夜景 叶卫周/摄
治水兴城,筑牢生态基底
面对河道封闭、流动性差等先天短板,海经区创新构建“污水-再生水-河湖水”全链条治理体系,年补给再生水219万吨,为河道注入“生态活水”。依托“瓯江流域瓯江口入海口水系生态修复项目”,打造“水下森林”、优化河岸缓冲带,水质年均值从地表水五类跃升至地表水四类,氨氮、总磷等指标达二类地表水标准。同步实施增殖放流行动,累计投放鱼苗超百万尾,河道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白鹭翩跹、鱼群溯游的景象成为常态。
北堤湖公园 赵翔/摄
全民共治,凝聚绿色共识
水清景美的蜕变激发全民守护热情。企业主动升级污水处理设施,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系统安装率100%,实现废水分质分类、阳光排放;民间环保组织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水”行动,慕名前来垂钓的人员自发成为志愿者参与河道垃圾清理。政企民协同发力,“3+1+N”闭环管理机制高效运转,通过日常巡查、数据分析、群众举报3种途径及时发现问题,安排专业团队进行溯源调查及应急整修,再由多部门联动推进问题整改,有力减少区域水环境隐患。累计整改管网问题5000余次,区域污水零直排覆盖率达100%。
雁辉大桥 赵翔/摄
生态红利,赋能城市升级
“水清景美”的城市形象,已成为招商引资的亮丽名片。鲲鹏海鲜岛项目成功落地,北堤湖军事研学基地稳步开放运营,今年以来签约超亿元产业项目40余个。清澈的水系与缤纷的岸线资源,更源源不断地为文旅经济注入活力。瓯锦河畔十里樱花“破圈”绽放,连续八届樱花文化周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有效拉动了沿线餐饮、住宿消费;河岸垂钓区、生态慢行步道成为市民休闲热点,自发形成的“瓯江口慢跑群”成员已超百人。如今,一幅“樱花映碧水、赛艇逐清波、产城绿交融”的画卷正徐徐展开,生态“高颜值”加速转化为发展“高价值”。
从“治水”到“活城”,海经区以水环境改善为支点,撬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元共赢。未来,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人水和谐”理念,让一湾碧水成为赋能区域发展、滋养美好生活的幸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