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区要闻
他严谨考量每一处技术细节
时间:2020-07-06 14:51 浏览次数: 来源: 瓯江口管委会 字号:[ ]

时下正值暑期,也是桥梁施工的黄金期,在瓯江口北岸的渡船上,叶建良正和同事赶赴瓯江北口大桥中塔进行例行检查,赶在台风多发期到来前抢抓工期,像这样的场景每周会在瓯江面出现三四次。


出生于1978年,从事桥梁监理20年,叶建良是瓯江北口大桥第一监理办总监,主要负责大桥建设全局把控和技术把关,是项目公认的“技术指挥官”。


“老叶严谨、细致,具备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能力,具有较强预控和统揽全局的能力,项目有他我们很放心。”项目业单位、瓯江口大桥有限公司一位管理人员如是评价道。


曾参与五座标志性桥梁建设


2001年,叶建良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第一次来到桥梁项目从事现场监理工作,与桥梁间的缘分也从那年开始延续至今。


“毕业第一年,我就在江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参加工作,之后的十几年陆续参加过南通城闸大桥、泰州长江大桥、松江辰塔大桥、香溪长江大桥等标志性桥梁建设。”回忆起参与建设的桥梁,叶建良感受颇深,他说修桥是一件让人常学常新的事情,像前沿技术、管理经验都需要时刻学习和积累,因此,他总是主动申请负责工程项目的有关统计、信息工作, “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再弄明白,下次碰到类似的心里就有谱了。”


从2005年起,积累了丰富现场经验的叶建良开始攻读研究生,以迈向更大的施展平台。 “那段时间经常白天上班,晚上回宿舍看书。”叶建良表示,一名优秀的桥梁监理对资质、学历要求颇高,迫不及待的他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充电” — —一边读书、一边攻克重要资质证书。


如今,叶建良取得交通运输部注册监理工程师、交通运输部注册试验检测工程师(桥梁、材料)、一级建造师等重要资质证书,还积累了丰富的桥梁建设经验,成为名副其实的桥梁专家,他笑着说: “算上修桥的岳父,我们家也算半个桥梁世家。”


成功解决大桥多项施工难点


2016年,叶建良随公司来到瓯江北口大桥项目。瓯江北口大桥是世界首座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在到来之前,叶建良曾参与过三塔两跨桥梁的工程管理, “本以为有经验可循,工作会比较顺利,没想到北口大桥面临的难题是世界级的。”


作为项目总监,面对世界首座强潮河口深厚软土地质中的超大型深水基础施工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难,叶建良率领团队和参建各方一起迎难而上,在做好监理本职工作的同时,在如何调整下沉姿态、如何提高出泥效率、如何优化施工方案等关键问题上一起帮着施工单位出谋划策、反复推敲。


“瓯江底部是深厚淤泥软土地层,常规取土器只能从一个点往下延伸,造成的结果就是,底部地层被打成了蜂窝煤,沉井还是无法下沉。”叶建良介绍,在参考大量的文献与探索后,他与参建方探讨,采用钻机搅散区域淤泥,并结合空气吸泥机取土,最终帮助中塔沉井下沉到位。


不止如此,在大桥北锚基坑开挖过程中,针对300米拼宽段现场场地狭窄的特点,他还建议施工单位增设一条便道、两台塔吊,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支架优化方案、两次变一次浇筑等变更,他在充分分析和验算的基础上果断拍板,进一步加快了北锚基坑开挖的施工进度。


全力助攻大桥建设按下“重启键”


“我和爱人在武汉安家,我有大半年没见到她和孩子。”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完全打乱了北口大桥原定的节后复工复产计划,在桥和家之间,叶建良毅然选择了桥梁。


为了尽快实现安全复工复产工作,叶建良积极响应大桥联合党总支的号召,不等不靠,主动开证明、打报告,克服重重困难率先从绍兴老家返回项目部,统筹协调复工复产工作。及时建立一人一档健康信息表、连夜编制监理办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回来当天,他一头扎进办公室,用最快的速度恢复大桥监理办职能,全力为后续复工复产做好前期准备。


此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各大施工标段,组织人员复工复产。例如,在得到审批的前提下,逐步组织施工人员有序返回工地;在人员返回后,对返岗人员信息采集及登记情况,体温监测及隔离措施落实情况,公共场合消毒情况,健康码检查情况作逐项检查;在现场复工复产前,重点检查临时用电、大型设备、大临设施等是否具备安全启用条件。经过多方努力,2月11日,瓯江北口大桥首批工人正式现场复工。“经历这次疫情考验,我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谈话间隙,叶建良笑着告诉记者一则好消息。疫情得到控制,工作仍要继续。谈及未来,他说,想以党员的身份做好带头示范,以更多的实际行动助力大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