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外媒聚焦
光明日报:行过钱塘到瓯江
时间:2019-10-11 16:10 浏览次数: 来源: 瓯江口管委会 字号:[ ]

今年4月,钱塘新区正式挂牌,这是杭州的第十一个区。此钱塘非周密《武林旧事》里的老钱塘,彼时,此钱塘还是一片汪洋的大江与河湾。


钱塘江乃浙江第一大江,上游为新安江,源自安徽休宁的六股尖山峰,一直逶迤到浙江的建德。1957年开始,几十万人数年惊天动地筑坝拦江后,有了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水电站,千岛湖横空出世。新安江到达桐庐后变身为富春江,自桐庐至富阳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严子陵隐居,范仲淹修严祠,黄公望绘《富春山居图》,历代文人雅士更是留下了上万首吟咏诗词。富春江的最后一段叫钱塘江。其实三条江就是一条江,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母亲河故事多多。


而今的钱塘新区,由钱塘江北的下沙和钱塘江南的大江东合并而成,总面积达531.7平方千米,生产总值超千亿,相当于杭州版的“浦东新区”。外人不知道,这片土地,真的十分年轻,是浙江人民从钱塘江口一点点夺过来的。


2017年2月,我去萧山益农,它是十年时间数次围垦十万亩滩涂建设起来的杭州最年轻的小城。2018年3月,我去大江东,那里的400多平方千米土地,全从钱塘江口滩涂围筑起来。2019年3月,我去萧山红山农场,这个6.8平方千米的农场,原来也是钱塘江咸碱滩涂,红山人用50年时间,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创造了生动的传奇。


从前,居住在钱塘江边的人们,最怕塌江,堤一塌,漫天洪水,一片汪洋,洪水还经常改道,人们躲避不及。那里的人们用“沙头鸟”来形容生活的艰难,草棚茅舍,居无定所,经常要迁徙。穷则思变,围涂造田,但要使它们变成良田,必须花大力气改造土壤。数年间,人们走街串巷,扫垃圾积灰,养牲畜积肥,种草肥田,他们滴下的汗水像盐一样多,那种辛苦程度,不亚于养育孩子。今天,这些地方,早已成富庶之地,甚至比别的地方更富。20年前,红山农场就成了中国农村的典型样板,仅从红山八代住宅变迁的缩影里,我们就可以看到飞跃发展的中国新农村。钱塘新区的下沙,集聚了几十所高校,成了培养人才的高地;大江东,则聚满了前景看好的各种智能产业,欣欣向荣。不过,在年轻的土地上,我们依然能读出它背后的精神——精心和苦心,忍耐和坚持,负重和拼搏。


杭州东,温州南,和谐号动车划了一条优美的弧线,两个小时后,我在弧线的南端立定。随即,车子载着我一路向瓯江口飞奔,那里,正上演着海上新温州的传奇。

浙江的大河,除了老大钱塘江,瓯江就是老二了,它们俩就像浙江的两条大动脉,串起了整个浙江。它们滋润养育了浙江,然后,带着浙江人民的善良和智慧,平静地流入东海,向太平洋出发。


瓯江我也不陌生,我到过它的发源地——庆元与龙泉交界处的百山祖顶,上游的松阳、遂昌、缙云诸多县我都采访过,我还踩着谢灵运和韩愈的脚印上过瓯江口的江心屿岛。这也是一条历史文化极其深厚的江。但我确实不清楚,还有一个瓯江口新区。


孙新尖摄

瓯江口新区,从建制上说,还不完全是一个区县,但功能和定位却有着比县区更宏大的雄心。它以灵昆岛为中心,连接东南部另一个靠近洞头的叫霓屿的岛,将四周的一片浅海域紧紧绑牢,造出一个110平方千米的新城。23.36平方千米的核心区域已经筑就,其中,绿地3.87平方千米,水域2.82平方千米,哈,这就是一个水岸相间的花园新城呀。整个新城的样子,像一只大大的蚕宝宝,花花绿绿,肥壮得很。


杨冰杰摄


新城的设计理念和谐科学。我钻进地下综合管廊参观,管廊共有5条,总长达13公里,宽畅四通,高性能混凝土构建结实,土建、排水、消防、暖通、电气、自控、火灾警报、控制中心,八位一体,形象地说,这个百年工程,使得瓯江口新区的马路,以后再也用不着“开膛破肚”,综合管廊就是一个智慧大脑,控制着新区的一切基础设施。


冷山摄


我在樱花大道徜徉流连。宽敞的大道有十里长,两旁怒放过后的染井吉野、关山樱、垂枝樱、红叶樱等三十多个品种的樱花静静地吐着青翠。樱花季节的花海,花下面可是真正的海呀,以海为基,通透深厚。从新区的道路命名和植物布置,可以看出建设者们的匠心,雁飞南北,瓯贯东西:横轴八条花带,瓯扬河种梅花,瓯锦河种樱花,昆海河种桃花,瓯帆河种木芙蓉,灵德路种木槿,瓯绣河种梨花,灵蓉河、瓯华河种石榴;纵轴七条花带,雁鸣路种紫薇,霓鸿河种茶花,雁鸿河种玉兰,雁升河种桂花,雁翔河种海棠,双瓯河种杏花,雁云路种紫荆。也就是说,春夏秋冬四季,无论你何时来,都可“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都有灵动玉立的鲜花迎接你。


张锦显摄


我去“蚕宝宝”的主身子骨灵昆岛上走访。这是瓯江口的冲积平原岛,一千多年前,岛上已经有先民居住,现在是瓯江口新区的一个街道,乡镇企业曾经的辉煌已经沉寂,道路逼仄,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灵昆的居民,原先的日子,和钱塘江边讨生活的盐民相比,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虽然有地可以耕种,出海可以打鱼,不用做“沙头鸟”,但日子也就是个布衣粗食。灵昆岛地势低矮,遇上狂风暴雨有时会出现海水倒灌,一位灵昆老渔民说,1956年的一场强台风让整个岛都被淹了,死了16个人。


而现在,灵昆岛迎来了新的机遇,昔日偏僻的渔村,淤积江泥的滩涂,疾长莽荒的芦苇,都将随着新区高起点的统一规划,蜕变成一座崭新的海上新城。


坚固的大堤锁江,治理与生态并进,科学与和谐协同,种子已经茁壮,鲜花已经盛开,我们无限期待。


钱塘江和瓯江,古和今,消逝和存在,我们的每一寸土地,土地上的每一片树叶,大江中的每一朵浪花,都充满着生命的表情,都富有生命的姿态。


(本文转载自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1日3版   作者:陆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