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5119/2018-00011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18-02-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瓯江口产业集聚区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思路
时间: 2018-02-28 10:12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字号:[ ]

一、2017年工作情况

2017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国际时尚智城决策部署,全力构建“五大发展生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累计完成固定投资100.41亿元,其中政府性投资47.29亿元、社会性投资29.08亿元。

(一)加大基础投入,城市建设实现新进展。牢牢扭住投资驱动推动区域发展,各重大项目建设实现节点目标,城市综合形象进一步提升。对外交通方面,在建的各项重点交通工程正陆续投用,77省道(G330国道)、南口大桥及瓯江口大道接线工程实现全线通车,与市区形成方便快捷的环线交通网。市域铁路、甬台温高速复线、瓯江北口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市政基础建设方面,一体谋划、整体实施新区一期14.7平方公里市政“五张网”PPP项目,通过市政样板工程精准把控建设形象、速度和质量,全面拉高城市建设的品质标杆。区内24条市政道路、35座桥梁完成建设,新增“八纵八横”市政各类路网、河网138公里,新增市政地下综合管廊8公里,一期“三横五纵”主干道路框架网全面拉开。功能配套方面,围绕集聚区人才和项目引进,以及新居民生活居住需求,全面落实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保障。温州外国语学校正式运行投用,首批新生9月入学,工贸学院、温州技师进入主体施工,新区医院正进行设备调试安装,邻里中心主体结顶。先导区域开发方面,以TOD理念为引领,将S1线半岛一站周边3.36平方公里区域集中谋划开发建设城市先导区,高水平打造集医疗、教育、文化、众创、商住、服务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亮点区块,在完成城市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首个商业房产地块完成出让并于10月初进场开工建设。

(二)坚持环境立区,城市景观雕琢新成果。围绕“多彩绿带、花漫新城”理念,精细、精致、精心打造优美城市景观。加快“三带九园”亮点项目建设。以融合城市景观、康体、娱乐和休闲功能的亮点项目拉高城市景观标杆,城市中央绿廊风情带樱花园起步区段基本完成建设,闸前湖“海螺公园”完成方案设计。深化城市LOGO建筑小品建设。“百桥百文化”建设继续推进,主要桥梁造型装饰设计陆续完成进入施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家具进入全面铺装阶段。全面实施沿江区域景观开发。加快330国道、瓯江口大道等入城迎宾通道沿线整治和景观提升,按照全市“两线三片”整体部署要求勾勒南北两岸沿江立面、天际线和第五立面,北侧打造“沙洲绿树、江海一色”湿地公园,南侧打造“魅力南堤、霓彩长廊”城市阳台,滨水临海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深化优化。持续深化小城镇综合治理。打赢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各类水源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完成灵昆街道截污纳管工程,全岛居民生活污水全部接入瓯江口西片污水处理厂。深入开展“大拆大整”,全面推动灵昆拆旧建新,危房治理、“四无”整治、违建拆除等工作任务按照规定节点全部“清零”。

(三)深化招大引强,产业集聚跃上新台阶。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集聚区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抓,不断积聚平台发展新优势。加快重大优质产业项目引进落地,设立产业基金等优惠政策,深化“最多跑一次”等审批制度改革,以亲商重商的优良环境招引项目。成功引进了文具科技产业园、瓯锟科技金属复合新材料2个10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个省市重大项目谋划盯引清单中3个已落地开工,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主动对接开展保税物流中心(B型)交接管理相关工作,制定实施保税招商发展优惠政策,陆续引进大型保税物流、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企业,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等经济指标较往年大幅攀升。加快产业链构建和打造,一期投资总额67亿元、年产10万辆的威马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生产车间全部结顶,制造设备安装完毕,首款SUV车型已正式亮相,作为温州工业生产项目中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引进落地开工建设速度最快的重大项目,为新区智能制造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构筑起了好头。年度工业投资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加大在谈项目储备,唯品会浙南总部基地、365汽车特卖、奇柯全球商品总部、太平高端养老、诺德安达双语学校等一系列500强项目、优质商业服务业项目正在洽谈落地中。

(四)推进改革深化,基础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以深化改革为抓手,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新区软环境进一步增强,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公布四批次“最多跑一次”事项530项,在所有审批事项中占比达92.7%,全市排名第一,新区软环境进一步优化。二是深化基层“四个平台”。按照“统一、便捷、畅通、高效”原则,完成灵昆街道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软硬件建设,人员、岗位和平台系统初步完成整合运作,部门力量下沉到街道,形成常态化事务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三是深化社会综合治理。以十九大维稳安保为重点,按照“四个不发生”工作要求,全面排查各类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开展瓯江口平安创建“主题月”活动,以“一月一主题”形式,开展平安建设工作重要领域、重点行业、关键环节专题攻坚,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感和安全感。生活会

(五)紧抓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展现新面貌。始终坚持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基层党建等三大主体责任把为引领一切工作,落实发展保障的根本性、首要性任务来抓。强化“四个意识”开展“强责敢担”系列主题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系列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强化队伍建设,围绕征地拆迁、资金管理、招标投标、项目变更等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健全制度机制,狠抓制度执行织密“制度笼子”,全年没有发生腐败违纪案件。坚定“四个自信”营造宣传氛围,把牢意识形态话语权。坚持思想引领共行、文化阵地共建、产业项目共举、逐步构建管委会、街道、村、企业“四位一体”意识形态新矩阵,为城市发展营造良好的思想环境。强化党建引领,创设“党建+”载体助推各项工作。以党员、党组织冲锋在前引领示范,攻坚城市建设、征地拆迁、治水剿劣、企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等工作成效明显,全区党建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二、2018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局,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城市形象提升、加快发展成果体现和共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担当、激情创业,努力在“国际时尚智城”建设中谋求新发展、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重点是抓好四项工作:

(一)以招大引强为抓手,加快推动集聚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集聚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内实现亿元以上项目招引落地10个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2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一是围绕争取重大项目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打造集聚新动能。大力引进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合理化产业布局,推动盯引清单项目、县市长项目和重大产业落地开工,在瓯江口形成若干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引领带动上下游发展的标杆产业区块。二是围绕打造温州产业转型升级主平台集聚新动能。承接本土优质产业、优秀企业入住瓯江口,加快建设优质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基地,将外迁企业吸回温州。三是围绕对外开放平台集聚新动能。着眼产业培育带动发展,以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依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保税物流运营进出口贸易兴旺壮大。四是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积聚新动能。依托发展大楼众创空间,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推动技术研发、人才集聚,助力互联网+新业态等创业、创新项目在瓯江口发芽生根结硕果。五是围绕企业提升发展水平集聚新动能。加快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推动优质企业升规上市,实现存量经济提质增效。

(二)以营商环境打造为重点,夯实平台发展新动能培育基础。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年、改革发展突破年活动,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一是深化审批改革服务。巩固“最多跑一次”审批制度改革成果,以开工审批“最多100天”和竣工验收“最多30天”为底线,优化并联办理流程,提高入园企业审批工作效率,全力推动项目落地投产提速。2018年计划完成唯品会、365汽车等投资额约78.6亿元项目的土地出让及进场开工;实现威马汽车、奔腾汽配、源泰机电等年产值约20亿元项目竣工投产。二是深化助企服务。落实“店小二”服务机制,从企业对接开始落实营商专员助企全程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机制,参与重大项目方案设计、前期审批、过程跟踪等各环节,切实做到对接、协调、跟踪、服务四到位,打造最优服务品质。三是深化政策帮扶。主动帮助企业用活用足“新动能21条”等优惠奖励补助政策,不断完善落实“深化改革优环境11条”等扶持助企措施,让企业及时足额地享受到政策红利。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跟踪指导和全方位服务,做大上市企业“瓯江口板块”。四是深化引才聚才。与唯品会、威马汽车、瓯锟金属新材料等高新产业项目进一步开展联动,捆绑引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促双进。持续优化配套环境,实施产业扶持基金、人才公寓租赁等配套政策,形成以环境引人才、人才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以大建大美为主导方向,全面展现国际时尚智城样板城区形象。持续围绕重点领域,强化节点把控,争取难点突破,全面展现新区高标准、高品质建设形象。一是精心建设亮点区块。有机统筹串联3.36平方公里先导区城市空间布局,全面探索实施“带方案”挂牌,按需出让功能业态地块,高水平打造城市综合功能核心区。年内计划完成出让商住用地800亩以上。二是精致打造花园景观。按照“一路一特色、一路一主题”要求实施十大特色景观工程,开工建设海螺湿地公园和北侧运动景观带工程,全线建成瓯锦河城市中央绿廊风情带,全角度展示瓯江口城市景观建设标杆成果。同时,加快瓯江两岸沿线开发一体化设计建设,以特色文化内涵和亮化彩化夜景营造“记得住乡愁”的沿江特色景观。三是精细管理智慧城市。坚持建管并重、建管同步,加快完成覆盖全区的智慧感应监控网络及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并正式投入运营使用,实现“一套数据平台、多个应用接口”的城市综合智慧管理。

(四)以发展成果共享为核心,竭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为本,集中精力解决集聚区发展与企业、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一是着力解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平衡问题。在起步区市政基础全面成型的基础上,年内完成剩余16平方公里区域全部城市路网、河网、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桥梁及沿线绿化工程,一期区域内部交通体系、水电气管网体系全面形成,展现新区全新形象。二是着力解决对外交通建设不匹配问题。按照S1线轨道交通建成投用,S2线、北口大桥加速建设的目标,重点加快内部市政道路与对外重大交通工程的串联贯通,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互通、228国道互通等枢纽工程,加快构筑“内优外畅”对外交通网。三是着力补齐功能配套不充分短板。重点做好优质公办学前、小学教育资源引进,填补瓯江口片区义务教育空白。加快诺德安达双语学校投工建设,实现瓯江口新区医院、邻里中心基本建成、温州技师学院、发展大楼投入使用,实现起步区生活配套服务功能基本配齐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