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区要闻
我是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这是我的名片,请多指教
时间:2017-05-04 10:49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理委 字号:[ ]

导语:

我是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来自浙江省温州市城市之东,瓯江入海口,我是一座滩涂之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是全省第一个获批的产业集聚区,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指教……

 


一看个人信息

姓名: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

年龄:六岁4个月 (2010年11月,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作为省级产业集聚区通过省人民政府审批获准设立。)

住址:位于浙江省温州都市区东部,瓯江入海口处,瓯江东西发展轴和滨海南北发展轴交汇点,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和状元岙深水港紧邻其边,沿海高速与城市轻轨贯穿其中,北望七都港、乐清港。

面积:规划面积为330平方公里,范围涵盖瓯江口新区、乐清市、洞头区部分区域。其中重点规划区59.7平方公里,包括瓯江口新区一期(24平方公里)、乐清经济开发区拓展区(19.7平方公里)、乐清柳白新城(8平方公里)、洞头大小门临港产业区(8平方公里),其中瓯江口新区一期24平方公里为核心区。

性格:创新、活力,温文尔雅、热情奔放,勇立潮头、追求标杆勇担当。

梦想:立足高起点、注重高质量、追求高品质,全力打造三大转型、三个城市标杆新区。

 


二览前世今生:              

1971年,提出瓯江南口垦涂工程规划;温州半岛工程思想萌芽。

1991年12月,瓯江南口工程被提上日程。

1993年,温州半岛工程项目列入温州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

1995年8月,温州浅滩围涂工程正式提上实施之路。

1997年12月1日,温州浅滩围涂工程指挥部成立。

1997年12月29日,温州半岛前期工程动工。

2000年6月28日,灵昆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2002年12月30日,灵昆大桥建成通车。

2003年4月9日,温州半岛工程正式开工。

2003年5月9日,习近平视察半岛工程。

2006年4月,温州瓯江口开发建设总指挥部成立。4月29日,温州半岛工程建成通车典礼,习近平发来贺电。

2006年6月1日,来温州调研工作的习近平视察了瓯江口开发建设情况。

2010年11月,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作为省级产业集聚区通过浙江省人民政府审批设立。

2011年3月9日,温州市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

2014年10月,浙江省发改委批复了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优化提升方案,重新确定了空间规划范围、产业发展定位、管理体制机制。12月31日,瓯江口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2015年4月,温州市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完善了集聚区“统分结合”的管理组织架构,翁新分区、柳白分区、大门岛分区管委会挂牌运行。

 

三亮目标定位:

争当温州都市建设的标杆城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湾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通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城市建设展现标杆形象、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体系、人口集聚初具规模,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四表文化氛围:

1.地名藏诗

瓯扬路、瓯帆路、瓯采路、瓯石路、瓯华路……你知道吗,我家的地名藏诗……

东西向道路以“瓯”字开头。5条以“瓯”为首字的东西向道路依次命名为“扬”、“帆”、“采”、“石”、“华”,而这5个字正是来源于谢灵运的《游赤石进帆海》中的诗句“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新月公园”的名字来源于南北朝诗人阴铿《五洲夜发》“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这句诗词。灵昆片区内的灵昆湖,该名字的取自清光绪《永嘉县志·叙水》载:“有双昆山为海门,遂入于海。海山之际常有蜃气凝结,忽为楼台城椽,忽为旗帜甲马锦幔,光彩动人,地人以此景象为灵气所钟,逐以灵昆名岛。”



2.百桥百文化

按照“百桥百文化”设计理念,将瓯江口的景观、绿地、河道、桥梁进行有机融合,全力打造具有瓯江口生态文化特色的城市总体形象,将瓯江口101座桥梁整体规划为三个等级,一级桥梁11座,位于城市重要景观点,形象上具有视觉标识性;二级桥梁30座,主要通过桥梁装饰来体现;三级桥梁60座,主要以桥梁栏杆创意设计来体现。

 

五赞发展现状

沧海变桑田,新城拔地起。

1.交通建设:起步区内道路纵横通达,S1线、S2线、沈海高速复线瓯江口段,北口大桥工程顺利推进,77省道(G330国道)灵霓海堤段、南口大桥如期建成具备通车条件。



2.基础设施:企业投产、新居民入住,服务生产生活的各项功能日趋完善,教育、卫生、居住、商业配套等项目全力推进。



3.生态环境:以“多彩绿带,花漫新城”城市景观塑造理念为引领,以瓯锦河城市中心绿廊风情带、南线南堤慢生活滨水观光带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期城市空间布局中“三带九园”综合景观,城市景观环境雏形已经显现。

 


六展未来模样:    

1. 打造三大发展平台

以核心区建设为引领,统筹协调东侧瓯江口新区二期西区、西侧灵昆岛两大区块的发展,辐射和带动瓯江口新区整体开发,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成为温州城市向东发展的重要平台、温州城市基础建设的标杆城区、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极,争取打造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图PDF17-19)

以乐清经济开发区拓展区、乐清柳白新城建设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辐射和联动乐清经济开发区“一区六园”整体开发,共同争取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图PDF21)

以洞头大小门临港产业区建设为启动区域,统筹利用滩涂围垦、深水岸线等资源,与大门岛、小门岛间的围垦区域做好联动发展,共同打造国家级临港产业园区。   (图PDF24)

2. 实施三大提升工程

实施产业集聚融合工程,重点提升发展“1+2”产业体系,拓展培育现代服务业(“X”),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塑造“瓯江口制造2025”、打造东南沿海特色服务标杆、建设瓯江口东方活力创客岛,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

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以产业定位为导向,扩大服务业领域、工业领域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招商覆盖面,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完善投资环境,以商招商,实行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工程。

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以加密甬台温高速,330、228国省道,市域铁路S1线、S2线灵昆段,区间快速通道为重点,打造温州北翼沿海陆路枢纽,推进大小门岛港区、灵昆港区建设,构筑区域一体化交通网。以“智慧城市”为目标导向,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环境、信息“五张网”,通过引入教育、卫生、文体、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项目,打造公共服务网络,形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10分钟体育建设圈”、“15分钟医疗服务圈”。以瓯越文化、海岛生态文化和城市时尚文化为定位,塑造瓯江口特色的城市文化。

 

结语:

这就是我,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

一步一脚印,一张蓝图绘到底;

新城发展雏形显现,生机与活力并存;

这是一座承载瓯越梦想腾飞的希望之城,

会聚灵气,扬帆起航,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