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区要闻
灵昆:“岛尚”生活新范本
时间:2014-11-27 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理委 字号:[ ]
 
 
        水网、湿地、滩涂、农田、农家院落……灵昆,一个被著名作家汪曾祺称为“东海灵螺”的海上绿园,随着市委提出打造东方时尚岛,作为瓯江口新区大开发大建设的主阵地和桥头堡,已开始为未来东方时尚岛的建设而摩拳擦掌。 处于飞机场附近的灵昆,因机场净空需求,在发展上有诸多限制,历年来的投资也一直不多。如今,作为瓯江口开发建设的重要腹地,灵昆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而东方时尚岛的提出,则对灵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助力时尚岛,没有基础设施就是空谈。”灵昆街道党工委书记韩包强意味深长地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灵昆已铺开五张网。


        对外交通网>>>
                孤岛不孤,交通更便捷
       2002年12月30日,对灵昆人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灵昆大桥竣工通车,灵昆从此结束了孤岛的历史。作为温州半岛(浅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昆大桥也是市区陆路连接洞头的交通枢纽。但这只是灵昆编织对外交通网的一个开始。 2013年12月31日,灵昆大桥右幅“姐妹桥”试通车,作为77省道延伸线工程的一项内容,灵昆大桥的“扩容”势在必行。今年7月19日,77省道延伸线灵昆段正式通车,这段从龙湾至洞头的疏港公路,直通状元岙深水港,而深水港通过远洋干线连接世界各地。灵昆,也将成为温州从“瓯江时代”迈向“东海时代”的必经地。 市域铁路S1线的开建,则进一步拉近了灵昆与市中心的时空距离。乘S1线从灵昆站出发到温州市区,途经8个站点,半小时可达温州火车南站。这条构建未来温州中心城和瓯江口新城的都市快线,将串联起瓯海中心、中心城区、龙湾中心与灵昆半岛,并服务于温州南站、温州站、龙湾国际机场,预留向洞头延伸条件。它将实现与国家铁路干线的互联互通,增强城市对外辐射能力。 与S1线轨道桥平行的,是连接起瓯江口和龙湾国际机场的南口大桥。在南口大桥工地现场,工人们或焊接、或测量,正在火热施工中。现场一位管理人员告诉我们,自去年10月开工以来,大桥南北两端同时施工,如今已在做桥面,整个工程量约已完成70%。据悉,南口大桥未来将纳入南金公路,连接起乐清南岳和苍南金乡。通过这座桥,从瓯江口到达龙湾国际机场只需5分钟。 沈海高速复线和滨海大道北延伸线也在同步推进之中。借助开发瓯江口和打造东方时尚岛的“东风”,灵昆岛的交通枢纽地位,已然成型。


         市政配套网>>>
                 岛居生活,绿色又休闲
        “近年灵昆的最大变化,一是交通便捷了,二是绿化多了,三是城镇卫生也好了很多。”一直在外经商的何承隆是灵昆周宅村人,说起近些年来家乡发生的变化,感受尤为深刻。 2012年8月份,周宅滨水公园建成。滨水公园是近年灵昆街道为提高村民生活品质而实行的重大项目,类似的还有双昆休闲景观公园、王相农民公园、海思文化公园等等,一幅绿色休闲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江西人宋产成在灵昆从事蝤蠓苗养殖工作,如今,养殖淡季没事可忙,他喜欢到王相公园绕着水塘走几圈。木质廊道透露出古朴的气息,池水在斜阳下被风吹皱。村庄整洁亮丽了,生活也跟着舒适舒心了。 这几年,灵昆在市政配套方面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截污纳管工程。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灵昆街道总面积约22.55平方千米,下辖9个行政村,共建有13座小型污水处理装置或生态塘,但这远远跟不上灵昆3.22万人的污水处理要求。为改善水环境质量,今年以来,瓯江口新区共投入4800万,建设一期6个村7个标段的截污纳管工程。 完善岛内道路路网,灵昆启动了“6路3河”市政配套设施建设。“6路”,就是启动瓯江口大道(东段)、瓯绣大道(东段)、昆东路、昆西路、王相路、绿居路等六条主干道路建设,以缓解灵昆南北交通压力等;“3河”,就是启动灵东河、昆北河、雁鸣河的改造,做好77省道南侧河网疏浚,解决农业排涝和城镇排水问题。 在瓯江口新区的领导下,灵昆紧紧围绕打造“东方时尚岛”这一战略目标做好基础工作,建设休闲宜居城区的华彩乐章正在奏响。


        堤塘保障网>>>
                防护屏障,也是风景线
        “堤塘建设,灵昆最有发言权,过去台风一来就很危险,就得考虑转移民众。”灵昆街道工作人员说。1994年8月,17号台风突袭温州,灵昆受到重创,岛上一片汪洋,水深达3米;2006年桑美台风来临时,灵昆更是对全镇2.5万人进行大转移。 灵昆岛是温州沿海一带洪涝灾害较严重的区域,也曾是温州五个防汛隐患较大的重点城防镇之一,台汛期、高潮位及暴雨大潮袭击造成灾害频发,上世纪90年代几乎每年一次。为了给百姓建一道安全的防护屏障,近三年来,瓯江口新区加大了标准堤塘的投入,如今,灵昆北段标准堤塘一期、二期、三期共4.2公里已经建成。 南线标准堤也于去年3月开始建设。该堤总占地面积1700亩,总投资12亿元,集休闲、游乐、观赏为一体,是目前温州功能、标准最齐全的防洪堤,预计2016年上半年建成。眼下南堤框架与北堤已形成闭合。届时,灵昆南段将被一条全长6.5公里的绿色环岛长廊环绕,不仅成为灵昆人防洪防潮的安全保障线,也将是一条绿色景观大道。站在尚在建设中的堤坝上,海风迎面吹来,听雄浑的江水拍打江岸,看 夕阳的余晖映照即将入海的瓯江,别是一番风情。
 
        河道畅通网>>>
                河清树绿,润泽江海城
        “沙洲绿树,江海一色”。在未来的规划中,具有优美田园风光的灵昆,将被打造成为旅游休闲岛、生态宜居岛。 近年来,灵昆积极响应“五水共治”重大战略行动,以期将岛内“水网、湿地、滩涂、农田”等原生态资源与建设用地内部的人工绿色环境融合,通过水系动态循环,打造生态环境系统,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 从去年开始,灵昆对全岛56条河道展开整治。以治水为突破口,启动实施了11条河道的清淤疏浚工作,定时组织人员对河面上的垃圾进行清理,保证河流整洁。 2014年6月25日,有关部门发出了“2014年度温州市瓯江口新区灵昆街道河道清淤一期工程”的招标公告,准备投资2900万用于河道畅通。灵昆街道河道清淤一期工程包括灵南河、灵北河、灵昆河和九村河等4条河道,河道总长12.9公里。 虽然水质的转变有一个过程,但走在灵昆中心街区悠长的十字河边,只见清水粼粼,河面与岸边鲜见垃圾,两岸绿树轻抚,已能明显感受到治水带来的改变。 清淤泥、打卡口、建驳坎……“到2016年,将完成所有河道的整治工作。”灵昆街道党工委书记韩包强介绍。


        农房集聚网>>>
                城乡统筹,安居有依托
        不谋一时谋万世,不谋一隅谋全局。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以后打造时尚岛至关重要,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更宽广的视野。 农房集聚,是关系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2012年,位于灵昆东面的灵昆新市镇示范工程启动建设。作为灵昆融入瓯江口新区一体化开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城乡统筹的示范点,占地304亩的灵昆新市镇着眼于无房户、困难户等居民的拆迁后安居,该工程共分4个组团,除住宅外,还配备公园、商业楼和幼儿园。 “一期1210户,计划今年底实现部分交付,二期1178户,已经完成招投标。”现场一工作人员介绍。 通过整理现有农田,引进都市农业,结合生态修复、生态型湿地公园建设、河网水系优化等元素,灵昆新市镇工程将构架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全面展现灵昆岛的田园风光特色;做足灵昆岛旅游资源文章,打造休闲农庄、海岛风情商业街、海岛风情会所等商业、休闲娱乐度假产业。 随着一系列实质性举措的实施,灵昆岛“蝶变”之旅正加速开启。灵昆西片,占地69亩的农房集聚房也已处于无障碍施工状态。同时,灵昆还将结合现阶段的工作在北侧以环境为切入点推进城中村改造,以重点工程为切入点打造城中村工程。今年还完成征地借地3400多亩,近三年要完成8000多亩。 “恰似探骊得玉回,瓯江口外小蓬莱”。打造东方时尚岛,灵昆正在快马加鞭!(李娅媚)